網癮少年,一個沉重的話題,多少焦頭爛額的父母,多少痛苦不堪的孩子。
孩子迷戀網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:
·首先,無法與父母溝通,老是有一種壓抑感,只有在網絡上宣泄。
·其次,學習枯燥,心情不好,只有在網絡游戲中找“自信”。
結果是借酒澆愁愁更愁,發展到我恨網絡,我更恨我自己。怎么為這些迷惘的少年找回春天?不能頭疼醫頭,腳疼醫腳,關鍵是解決好溝通和學習問題。父母一旦學會了如何與孩子溝通,孩子一旦找到了學習的快樂,網癮自然消失。
孩子一旦看到希望,就會成為網絡的主人——我愛網絡,我更愛我自己。
《走出虛擬,回歸真實》——為網癮少年找回春天
用賞識教育的方法給網癮少年療傷,讓網癮少年愛網絡,更愛自己,幫網癮孩子找回屬于他們的春天。
目錄
引子
第一篇 陷入虛幻,遠離現實1、太孤單,來聊天
2、爸媽忙,兒心涼
3、學不好,沒快樂
4、母奢望,兒無望
5、打游戲,找滿足
6、管不當,雪上霜
第二篇 走出虛擬,回歸真實一、王超的故事
1、為孩子,找驕傲
2、反過來,去思考
3、要把愛,說出來
4、有出息,按規律
5、通不痛,痛不通
6、手拉手,感情有
7、戒網癮,非網絡
8、驢打滾,不可怕
9、善待它,不甘它
二、威特的故事
三、張修宇的故事
后 記
周弘:南京市人,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賞識教育研究室主任,南京婷婷聾童學校校長。女兒的出生改變了他命運的軌跡,從此他踏上了一條教育之路。
周弘是一位偉大的父親,他以自己無限的父愛,幫助女兒走出了殘疾的陰影,將雙耳全聾的女兒培養成中國式的海倫·凱勒,讓女兒走上了一條超越身邊所有健全同齡人的輝煌道路。
婷婷在小學跳了二級;會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后一千位數字;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年;中國第一位聾人少年大學生;成為留美碩士和博士,中國婦女十大時代人物,曾受到江總書記的接見。
奇跡出現后,他用這套方法培養了一批周婷婷式的早慧聾童。接著他改變了成千上萬健全孩子的命運。這套方法就是本書講的“賞識教育”和“混沌靈性教育”,近年來,他應邀在全國各地做了一千余場報告和講座,均引起強烈反響。
★ 幼兒潛能開發專家周弘主頁>>>
商品屬性 [介質] 書(贈VCD) [作者] 周弘 [出版社] 河海大學出版社